商品搜索

联系我们更多>>

苏州赛秘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
联系人:王经理
电 话:0512-62519606
手 机:18006219796
邮 箱:sales@saimr.com
地 址:江苏省苏州市新区
邮 编:210005
网 址:http://www.saimr.com.cn
你的位置: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行业新闻  行业新闻
进军东南亚,吉利想打败日本车企有多难?
来源:偏流源,线材测试机,电池内阻测试仪,汽车充电枪测试仪首选苏州赛秘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| 发布时间:2017/9/6 | 浏览次数:

首先,想在东南亚立足,单靠进口是决然行不通的,巨额的关税和贸易壁垒是巨大的阻碍,想在当地占有一席之地,建厂投产是绕不开的一条路。

上世纪九十年代,美国的底特律三巨头曾考虑在拥有6500万人口的泰国建厂,克莱斯勒率先将切诺基(Cherokee)少量引入,但在生产规模、供应网络和销售渠道方面都无法匹敌日本对手,而和CR-V、RAV4这些日本车型相比,Cherokee的成本也居高不下。1995年进入泰国之后,不到五年,克莱斯勒铩羽而归。

通用和福特吸取了克莱斯勒的教训,意识到要立足东南亚,必须将规模提上去,于是它们在泰国投入了超过10亿美元打造面向全球生产基地,生产Ranger、Colorado等小型皮卡。这些在泰国生产的车型确实在海外其它市场收获了成就,但在当地,通用和福特依然无法说服消费者放弃深受信赖的日本品牌。

之后的很长时间里,通用和福特在泰国的市场份额从未超过5%。

其它车企在东南亚的表现并没比美国人好到哪儿去,起亚在上世纪90年代曾在印尼组建了一家合资公司,但在不久之后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就迅速夭折。如今,现代、起亚在当地的份额只有1%。

2013年,大众考虑在印尼建造一座全新的工厂,但在对自己的成本架构与日本对手进行对比评估之后,他们发现如果自己在当地投产汽车,那么生产的每一辆汽车都将亏钱。不到一年,大众放弃了这个计划。

日本人的坚固堡垒

如果问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汽车市场是哪里,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美国,而对于日本以外其它国家的车企而言,最让它们头疼的可能是东南亚。

美国市场竞争之激烈,主要源自当地消费者对汽车品质、性能、可靠性的高要求,而在东南亚市场,所有车企必须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才有机会参与竞争,这个问题就是成本。

精于算计的日本人,能够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做出质量可靠的产品。除了这一点,日本车企本身还占据着先发优势,它们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大规模进军东南亚,之后逐步建立了完善的供销体系,并与当地政府培养了融洽的关系,一些国家关于汽车产业的政策制定,日本车企都有着举足轻重的话语权。

从泰国到印尼,从菲律宾到越南,日本车企的经销店和服务中心遍布各地,零备件价格低廉、二手车保值率高、品牌口碑良好。

有了这些先天优势,日系车就有能力将采购、生产、销售等一系列环节的成本都控制到最低,这点是美国、德国和韩国车企都不具备的优势,而要在东南亚抗衡日系车,将生产、销量规模提升上去是盈利的根本,但没有成本优势,它们又很难培养出竞争力。

这是一个死循环。

除了注重性价比和可靠性这个共性之外,东南亚各国市场又有着各自的特点,例如泰国消费者十分钟爱轻型皮卡,马来西亚和印度市场类似,偏爱小型轿车,印尼市场与中国乡村市场类似,喜爱装载力强的MPV,菲律宾市场中SUV相对比较受欢迎。这些车型,日本车企都有物美价廉、质量可靠的相应产品。

我们将目光投向东南亚西边的印度,玛鲁蒂铃木在当地占据着一半以上的份额,也就是说,不仅是印尼、泰国、菲律宾这些东南亚国家,连同南亚的印度在内,整个亚洲南部和东南部都被日本人牢牢把控着。

吉利面对的,就是这样一个几乎没有死角的日本后院。吉利入股宝腾汽车,就是瞄准的东南亚市场,它面对日本对手的强大优势,真的有机会吗?

入股宝腾,只是拿到了入场券

宝腾是马来西亚的一个本土车企,创立于上世纪80年代,依靠当地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扶持,曾经取得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。而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,这家在技术、可靠性方面都无法与日本对手抗衡的车企逐渐没落,即便在政府继续扶持的情况下也开始难以为继。

就是这样一个孱弱的品牌,在过去十几年里曾吸引过几十家车企的收购意愿,其中大众在十年前就曾差点对宝腾实行控股,不过由于马来西亚政府视宝腾为民族骄傲,不愿交出一半以上的股权,最后双方互不妥协而导致交易失败。

吉利对宝腾的接触始于2012年,到去年年中宝腾正式招标开始,对这家车企感兴趣的不下20家公司,吉利就是在如此多的对手中脱颖而出,历经长期艰苦的谈判才最终拿下了49.9%的股份。

宝腾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吸引力,是因为大家都明白,要想在东南亚与日本车企较量,就必须要在当地培养起生产、采购、销售、服务这一整套体系,通用、福特、克莱斯勒都尝试了建厂,但面对日本车企的先天优势,都没能取得突破。这样一来,收购宝腾就可以直接利用其在东南亚建立起来的采购、生产、经销体系以及一定的品牌影响力。

吉利收购宝腾的过程远非一帆风顺,李书福在不久前甚至公开发过牢骚,称与马来西亚政府的谈判太过艰难而选择放弃。最终宝腾花落吉利,与吉利愿意接受49.9%的股权比例肯定有直接关系,与此同时,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的一带一路战略,也让马来西亚政府感受到与中国企业合作的光明前景。

但是,吉利入股宝腾只是开拓东南亚市场的一个起点,吉利在中国市场与日系品牌并未直接交锋,它们的定价区间依然有着明显的距离。而来到东南亚,日本车企已经将势力渗入到了最低的区间,来到这个战场上,吉利将首次与日本人展开硬碰硬的巷战。

二战时的太平洋战场上,盟国依靠美国为主的军力击败了日本,如今在汽车市场,美国、欧洲和韩国都留下败绩,中国车企将首次成为抗击日本对手的主力。

 
TAG:进军东南亚,吉利想打败日本车企有多难?
 
打印本页 || 关闭窗口
 上一篇:迪奥=奥迪?90后妹子眼中的口红与汽车
 下一篇:专治懂车帝:这12款汽车你认识几辆
评论
评论加载中...
内容:
评论者: 验证码:
  
相关内容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